央视网音讯(记者 黄钰姣)为丰厚假日文旅商场供应,进一步推进文旅高质量展开迈出新脚步,9月29日到10月1日,福州连江充分调动特有资源,推出鱼丸文明季等系列活动,用缤纷的“文旅大餐”激起国庆假日消费新动能。
游客们在等候鱼丸出锅 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鱼丸为引 两岸情继续飘香
9月29日,2024年福州(连马)鱼丸文明季活动在连江县魁龙坊前史文明街区正式开幕,现场连江、马祖两岸同乡共叙亲情,两地鱼丸技艺磕碰交融,两岸产品琳琅满目。
“本年我又来寻根了!”马祖同乡曹常斌手里动作飞快,一颗颗“两岸鱼丸”很快进入锅中。据介绍,曹常斌与黄岐人林禹是福州市第四批非遗项目(连江黄岐鱼丸制造技艺)传承人。2023年,“连江黄岐鱼丸制造技艺”传承演示基地正式落地;两人共创的福州首款“两岸鱼丸”产品正式推出,涵义“福丸系乡愁,两岸一家亲”。
连江是全国第二、全省榜首水产大县,也是福州鱼丸的首要发源地之一。“从街巷碗勺‘锵锵’的响声,板车、自行车上的马口铁锅,到现在机械化、标准化流水作业和遍及全球营销网络,鱼丸已然是连江海洋经济展开的缩影。”连江县委书记陈劲松介绍,仅鱼丸工业,连江就有15家鱼丸出产企业、188家鱼丸店,2023年鱼丸等鱼糜产量约1.58万吨,产量9亿元。其间七家企业成为“我国鱼丸之都中心企业”,占福州市的一半。
“下一阶段,连江将在各个旅行线路打造鱼丸招牌,让顾客不仅能游连江,还能体会以鱼丸为主的海洋文明。”连江县相关负责人说。
情形微短剧《女儿井》 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古厝为媒 微短剧焕新出彩
“小小一粒丸,家家福分满。人世最甘旨,连江好鱼丸!”
方言伴着渔歌,非遗走上舞台。在鱼丸文明季活动现场,艺人们操着地道方言叙述着鱼丸前史,打鱼丸舞蹈、做鱼丸快板……一些从前接近埋没的鱼丸制造技艺以艺术的方式从头遭到注目。
除了欣赏上述的《鱼丸古今》构思微短剧外,游客们还吃着蹄髈鱼丸、新闽味鱼丸,穿越百年驻足观看民国时期景色情面,了解古井的百年故事——嫁女陪井。这是连江环绕着魁龙坊古厝文明,量身定做情形微短剧《女儿井》,让游客们感触打破时刻、空间、打破次元的新场景体会。
“这些微短剧是咱们从本乡文旅见识中汲取到的创造创意,未来咱们将融入更多连江的前史文明、特征美食、修建面貌等元素,让剧目从线下走到线上,创造出更利于文明出圈的著作。”连江县相关负责人表明,期望能经过微短剧赋能文旅展开,完成“一部剧带火一座城”的愿景。
据悉,2023年,连江累计招待游客达532.81万人次,收入达50.62亿元,文旅交融带动“一业兴、百业旺”。
特征货摊招引了不少游客 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文明为介 非遗游火爆出圈
游连江,“簪”福分。连江魁龙坊巷弄间,各地游客穿戴汉服,插上福州传统妆束“三条簪”正在摄影打卡。
“世上好菜千千万,连江鱼丸百世传。”古厝内,闽剧唱腔动听、戏装美丽、身姿灵动,引来市民游客围观喝彩。这波“福州戏+福州菜”的精妙组合,可谓一道独出机杼的闽味“丸”炸。
闽剧扮演 郑睿 摄
这是本年的鱼丸文明季将非遗元素植入进各个环节的一个缩影。在特征集市区,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现非遗产品,教授非遗技艺,叙述非遗故事;在传统诗词文明互动区,现场古装人员与游客进行古诗词飞花令,引来阵阵掌声。
“经过非遗,咱们期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连江,进一步进步连江特征文旅知名度。”连江县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明,下一步,将深化发掘民间传统文明,不断创新改进加工,探究“非遗+”新模式,让非遗“活”起来、“动”起来、“用”起来,推进文旅交融。
据了解,国庆期间,连江县将环绕“强国复兴有我”这一主题,展开文艺演出、阅览推行、非遗体会、书画著作展等大众脍炙人口的大型文明活动12场。
来历:央视网